(记者 耿润)住在高层住宅的居民突发急症,可担架车却由于电梯轿厢的尺寸问题迟迟没办法进入。近日,网络上流传的一则视频引起了网友的关注。视频拍摄者王先生称,自家小区的电梯担架只能进去一半。记者通过走访调查后发现,目前,相当一部分2000年前后建成的高层居住小区配套电梯均存在设置体积不足的现象,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不便”也令人忧心。
王先生家住市北区一高层居住小区,因为邻居的一次突发疾病,让大家注意到了楼内电梯的大小,也成了大家共同的担忧:“120急救的担架进不了电梯,这不耽误大事了!”
王先生告诉信网,自己住的这栋居民楼有21层,是一梯两户的设计,楼内的两部电梯中间隔着连廊,其中一部电梯是深1.1米、宽2.1米的货梯,另一部是大约1.5米见方的普通客梯。“客梯是完全进不了担架的,货梯看尺寸是能进,但因为进深太短,担架直着也进不去,斜着进也得费一番劲儿。”
“以前真没关注过电梯的大小,觉得每天坐着上下楼方便就行。但这次邻居病了,我们才意识到电梯的大小有多重要。” 电梯容量较小,一旦有人生病,电梯内进不了担架,耽误的是黄金救援时间。家住17楼的刘女士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现在的高层慢慢的变多,但配备的电梯却无法容纳一部担架。若遇到紧急状况用不了电梯,一层层走楼梯抬下去那不麻烦了?”
随着城市的发展,高层住宅慢慢的变多,电梯也成了出行刚需。特殊情况下,它还是急救的“生命通道”。连日来,记者探访了青岛多个高层小区发现,除新建成小区外,多数2000年前后兴建的高层居住小区配套电梯均为普通客用电梯,担架难以进入。其中市南区南京路108号兴苑大厦2006年竣工,两部电梯均为进深1.4米、宽1.35米的小型轿厢,目测放入担架有一定难度。
随后,记者又来到位于漳州二路的香港花园高层B座发现,该楼座竣工于2002年,共有3部电梯。记者进入货梯用卷尺测量发现,该电梯进深1.4米、宽1.6米。在测量过程中,居民李先生向记者表示:“不用量,长宽大概都只有1.5米左右,平时搬个大件家具都很困难,更别说进担架了。”
据了解,120急救出诊使用的铲式担架长约1.7米,宽约0.43米,可延伸至2.1米。涉及高层住宅的急救时,很多小区的电梯轿厢较小,病人躺上去后先用安全带固定住,再斜对角送进电梯。脚的位置放低一点,头的位置抬高一点,只得利用对角线的原理解决电梯窄小带来的急救运送难题。
近年来,随着高层住宅普及速度的加快及业主老龄化程度慢慢的升高,担架电梯的配套已然成为高层住宅开发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个主要的因素。相关业内人士向信网表示,此前开发商采用小容量电梯有多方面考虑,根本原因是为降低建设成本,“因为同一品牌、相同配置的电梯,轿厢越大成本便会越高。同时,若担架电梯容量较大,会增加楼道的公摊面积,也会对购房者的选择产生影响。”
根据住建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并实施的GB 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相关规定,明确要求12层及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部,而其中应有一部电梯能够容纳担架进入。
同时,记者从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科室了解到,青岛早在2010年3月底就出台了相关规定,要求12层及以上的新建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应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无障碍电梯宽1.1米,长2.1米,凡是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均不予通过。同时,在施工图纸的审查以及后期管理、验收等环节上,都会全程进行监控。